全省深化農村改革推進會在成都召開
  王東明出席併發表講話
  本報訊 (記者 張宏平)9月17日至18日,全省深化農村改革推進會在成都召開。會議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深化農村改革系列講話精神,結合四川實際,著力解決為什麼改、怎麼改的認識和實踐問題,進一步明確我省新一輪農村改革的指導思想、主攻方向、基本原則、重點任務,動員各級各方面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上下聯動、攻堅克難,推動農村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三農”工作在現有基礎上開創新局面。
  省委書記王東明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魏宏主持18日上午的會議,並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要求。省委副書記柯尊平出席會議。
  17日全天,市縣鄉村、省直部門、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61家單位和部門,作大會發言或書面交流。
  18日上午,王東明發表講話。他指出,農村改革是當代中國經濟改革的起點,也是農村發展繁榮的動力源泉。當前,農村改革發展已處於新的歷史時期。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在農村。另一方面,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經營30多年後,第一輪農村改革紅利幾乎釋放殆盡。問題倒逼改革,進一步調整農村生產關係勢在必行。
  王東明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四川深化農村改革的主攻方向是,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努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現代化水平。在紛繁複雜的農村改革中,抓住“土地”這個農業生產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廣泛的生產要素,抓住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這個最關鍵、最複雜、最積極的生產關係,就能夠帶動農村其他改革攻堅突破,實現縱深推進、整體推進、凱歌行進。
  王東明強調,新一輪農村改革政策性很強,涉及方方面面,我們要把握好各項工作內在聯繫,既大膽探索、積極創新,又審慎穩妥、循序漸進,走出一條具有四川特點的農村改革新路子。努力實現到2017年關鍵領域改革取得重大進展,農村生產經營方式出現顯著變化,現代農業成為主要業態,農業基礎地位更加牢固,農村更加美麗繁榮和諧,農民更加富裕幸福,到2020年廣大農村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把握好四條原則:一是把準方向、守住底線,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和農村基本經濟制度、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工作基本原則“三個底線”不動搖。二是尊重群眾、依靠群眾,不搞大包大攬,不搞強迫命令。三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堅持從實際出發,不追求一個模式,不設統一時限。四是大膽探索、試點先行,不等待觀望,不駐足不前,做到蹄疾而步穩。
  王東明對深化農村改革提出六個方面要求:
  一是加快推進確權頒證,為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奠定基礎。要落實縣(市、區)的主體責任,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資金投入和力量保障,同時推廣“多權同確”的做法,統籌推進農村其他產權確權頒證。要在確權基礎上推進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試點,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試點,探索集體經濟新模式。
  二是多種形式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加快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放活土地經營權,目的是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構建新的機制。從實踐看,流轉方式主要有租賃、轉包、入股、托管等。這些都是有益探索,具體到各地,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黨委、政府要發揮引導、支持、規範、監管、服務作用,保護和調動農民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創造性,統籌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規範流轉交易秩序,保障農民和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努力防範和減少風險。
  三是著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農業經營體系創新。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變革農村生產關係、適應農村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從實際出發,支持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多種經營主體發展,同時認真落實強農富農惠農政策,幫助普通農戶解決生產經營實際困難。要把創新農業經營體系作為農村改革的重大任務來抓,把農民是否受益、受益多少作為創新農業經營方式的重要衡量指標,積極推行合同訂單、收益分成、股份合作+保底分紅等做法,讓農民直接、充分、持續受益。
  四是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提供有力支撐。農業社會化服務兼具經營性和公益性,必須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既註重發揮政府作用,又註重走市場化路子,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作用。要大力構建農業生產服務體系、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體系、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農業保險體系、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等,進一步完善產前、產中、產後全程社會化服務。
  五是加快農村金融制度創新,推進涉農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改革。推進農村金融改革,方向是建立起商業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三位一體”的功能互補、相互協作、適度競爭的金融組織體系。要強化各類金融機構服務“三農”職責,支持發展新型農村金融組織,探索農村金融服務創新試點,加強涉農信貸支持力度,支持農村多渠道融資。要加強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推進財政支農資金股權量化改革試點,按照精準扶貧要求使用好扶貧資金,體現惠民導向。
  六是以深化農村改革為牽引,加快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農村改革的目的,是推動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富裕。要把新村建設與深化農村改革緊密結合,以改革激發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使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全面實施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文化傳承五大行動,按照統籌城鄉要求完善新村規劃,重點推進彞家新寨、藏區新居、巴山新居建設,健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改善鄉村治理機制,建設具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俗特點、鄉村情趣的新農村,讓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王東明強調,深化農村改革事關全面小康大局。各級黨委政府要增強農村改革的緊迫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加強領導、真抓實幹,把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第一,要集中精力抓落實,明確責任分工、落實責任主體,堅持問題導向,敢於下深水,敢啃硬骨頭。第二,農村改革關鍵要靠縣(市、區)委書記的責任擔當和勇於作為。縣委書記要始終把農村發展抓在手上,把改革重任扛在肩上,把農村扶貧放在心上。第三,要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基層幹部在農村改革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實加強鄉村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選派優秀機關幹部到鄉村掛職任職,尊重基層首創精神。第四,要營造深化農村改革的良好氛圍,及時總結推廣改革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引導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理解、參與和支持改革。
  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有關領導,市州和省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除高原牧區外的縣(市)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原標題:積極探索具有四川特點的農村改革新路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n85vnaq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